據網傳,相關部門已向上提交關于2016-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助指標調整建議,此舉意味著國家正著手調整“十三五”期間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,或將于近期對外公布。
根據此線索,相關媒體第一時間致電財政部財科所相關人士后獲得肯定答復。“目前,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的財政補貼的確存在不科學的地方。2015年,6-8米純電動客車爆炸性增長并引致‘騙補’已充分說明了這種不科學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表示。在他看來,補貼政策的調整與改革勢在必行。
早在2016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,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即表示,長期執(zhí)行消費補貼企業(yè)容易患上對政府政策的依賴癥,緊盯政策去設定產品,將使企業(yè)缺乏技術研發(fā)和產業(yè)升級的動力和壓力。因此,提高補貼門檻并適度退坡勢在必行。
此后,根據電車匯在全網獨家披露的情況調查,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相關人士在電話采訪中指出,目前針對6-8米純電動巴士的補貼調研已啟動。盡管《關于2016-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》已經發(fā)布,但如果補貼的確存在漏洞,將很有可能通過補充通知發(fā)布的方式予以解決。而此番消息再次流出,顯然已印證了之前的政策調整傳言。
據公開資料,新能源汽車現(xiàn)行的國家補貼政策為2015年4月四部委發(fā)布的《關于2016-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》(財建﹝2015)134號)。不過,目前受國家騙補調查、三元鋰暫停申報新能源客車目錄、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(補貼)重新申報等因素影響,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出現(xiàn)了受政策影響大幅萎縮的現(xiàn)象。根據工信部的數(shù)據,2016年1月,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僅1.61萬輛,同比增長144%,但是環(huán)比下降幅度達到84%。銷量1.37萬輛,環(huán)比下降了63%。
另據財政部相關人士透露,2016-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助指標改革,很可能如中央政府“壯士斷腕“一般,而目前的建議(以下稱“建議”)是從乘用車、客車、貨車和專用車三大類展開。
針對新能源乘用車,建議認為,增加車輛售價上限和能耗指標要求,增加插電式乘用車混動狀態(tài)能耗指標要求等指標。
針對新能源客車,建議認為需設定補貼上限。對于純電動客車按照1800元/kWh,設定補貼上限=1800元/kWh*裝載電量。插電式客車按照4000元/kWh設定上限??斐漕惣冸妱涌蛙嚂翰辉O置電池上限。按上述建議,純電動客車補貼平均降幅31.8%,其中6-8米和8-10米降幅45.6%、49.5%;插電式降幅40%。
針對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,純電動、插電式混合動力(含增程式)等專用車、貨車推廣應用現(xiàn)行補助標準為: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助1800元,并進一步設定補貼上限。